地点
人物库 近现代
叶玉森清末至民国 1880 — 1933
词学图录
叶玉森(1890-1929) 字荭渔号中泠
江苏丹徒(今镇江)人。
宣统元年优贡,历官滁县颍上当涂知县
南社社员。
曾游日本
有《樱海词》、《渡词》各一卷,总名《啸叶盦词》。
人物简介
叶玉森(1880—1933)字荭渔号中冷江苏镇江人
精研商卜文,字书亦以甲骨文为主,能诗词。
著作有《枫园画友录》。
叶玉森一生仕途坎坷,案牍劳形,通晓中西文化,涉猎学术多门,洞悉世情百态。
簿书馀暇,又潜心着述,既攻诗词文赋,谙熟外文翻译,亦善书画篆刻,尤考释甲骨文字,颇多创获;业绩丰赡,名盛当时
叶玉森宦海浮沉,却洁身自好,爱国爱乡,惜其身后,令名不显。
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
文中地点一览(电脑自动提取,难免有误,仅供参考)
俞锷清末至民国 1886 — 1936
词学图录
俞锷(1887-1938) 字剑华号一粟太仓人
南社社员、同盟会员。
留学日本,归国后与柳亚子等创立南社,为南社"四剑"之一。
曾任福建省立图书馆馆长。
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后,一再拒绝南京政府的任命,隐居不出。
有《娄东俞剑华诗词选》、《翩鸿记传奇》等。
人物简介
俞锷 (1886-1936) 江苏太仓人,世居城厢镇南牌楼街西。
原名侧字剑华一粟,笔名人、建华、老剑懒残江东老虬、太仓一剑、高阳的酒徒等。
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
文中地点一览(电脑自动提取,难免有误,仅供参考)
王冷斋清末至现当代 1892 — 1960
人物简介
(1892-1960)福建闽侯人
1936年河北宛平县县长,“卢沟桥事变”期间作为事变地区主要负责人,在同日军谈判、交涉中,坚持守土有责、寸土不让。
抗战胜利后,应远东国际法庭之邀,赴东京为审判日本战犯出庭作證。
1951年底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,后为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长。
是第二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、北京市政协委员。
著有《卢沟桥事变始末记》、《卢沟桥抗战纪事诗》等。
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
文中地点一览(电脑自动提取,难免有误,仅供参考)
刘三清末至民国 1878 — 1938
黄叶楼遗稿
1878-1938原名宗,又作钟,字季平又字江南别署离垢,又署刘三,本清诗人龚自珍诗:“刘三真义士,愧杀读书人”意,也因行三。
晚号黄叶老人上海县华泾(今上海龙华乡)人。
早年赴日本,入东京成城学校骑兵科。
清光绪二十九年(1903年)春,参加东京留学生集会,声讨沙俄侵占我东北罪行,并参加拒俄义勇军(后改名军国民教育会),旋加入兴中会。
次年春回国,与费公直等在华泾本宅创办丽泽学院,五月改称青年学社,延请黄炎培等讲学,文武兼修,培植反清力量。
旋因参与谋刺两江总督端方事泄被捕,倾家产。
黄炎培多方营救,半年后获释。
光绪三十一年春邹容因《苏报》案瘐死狱中,刘三不畏株连,与堂兄东海等将邹容遗骸从四川会馆移葬华泾黄叶楼旁,筑墓树碣。
辛亥革命后,刘三曾担任过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和东南大学等学校教授、国民政府监察院监察委员等职。
南社社员。
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
文中地点一览(电脑自动提取,难免有误,仅供参考)
丰子恺现当代 1898 — 1975
二十世纪诗词文献汇编
(1898~1975)浙江桐乡人
名仁又名婴行
自幼爱好美术。
1941年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,从李叔同学习绘画、音乐,1919年毕业。
1921年赴日学习音乐和美术。
回国后,曾任上海开明书店编辑、上海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美术教授
1924年,与友人创办立达学园。
抗战期间,辗转于西南各地,在一些大专院校执教。
1943年起结束教学生涯,专门从事绘画和写作。
建国后,曾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、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、上海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等。
工绘画、书法,亦擅散文创作及文学翻译。
丰子恺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启蒙者之一,早在二十年代他就出版了《艺术概论》、《音乐入门》、《西洋名画巡礼》等著作。
他一生出版的著作达一百八十多部。
解放后,曾任上海美协副主席、主席,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,上海画院院长
十年动乱期间,遭受迫害,积郁成病,于一九七五年不治而逝,终年七十八岁。
词学图录
丰子恺(1898-1975)浙江桐乡人
早年留学日本,归国后曾在上海浙江重庆等地从事美术、音乐教学和漫画创作。
建国后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、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。
有《子恺漫画选》、《缘缘堂随笔》。
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
文中地点一览(电脑自动提取,难免有误,仅供参考)
张资平近现代
简介
1913年开始创作。
1920年1月发表小说《约檀河之水》。
1921年参与组织创造社。
这一时期的作品,或控诉宗教的虚伪,或描写日本下层人民的生活,体现了五四时代精神的某些侧面。
代表作品为长篇小说《冲积期化石》。
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
文中地点一览(电脑自动提取,难免有误,仅供参考)
傅熊湘清末民国初 1882 — 1930
人物简介
1882-1930.12名敷字文渠一字君剑号钝安,又别署钝根后省为屯艮。
湖南醴陵北乡山人
幼随父就读。
继入渌江书院、岳麓书院,师事长沙王先谦、同邑德襄。
后留学日本弘文学院。
清光绪三十二年(1906),与宁调元陈家鼎仇式匡等在上海创办《洞庭波》杂志,与胡适、丁洪海等编辑《兢业旬报》,鼓吹推翻帝制。
后与柳亚子诸人结“南社”,常与宁调元郑淑容陈豪生、黄梦邃诗文唱和。
萍、浏、醴起义失败后回醴陵,先后在渌江中学、萍乡中学、正本女校、长沙明德学堂任教五年。
宣统二年(1910)苏州张默君编辑江苏《大汉报》。
次年返湘,主编《长沙日报》。
辛亥革命后,袁世凯窃取政权,傅常在报刊著文反袁。
民国2年(1913),袁党汤芗铭督湘时被通缉,幸友人刘镜心掩护脱险归醴,重在王仙教学,并著有《环中集》。
5年,袁败汤遁,程潜督师
傅出主《长沙日报》,因抨击北洋军阀,报馆被毁。
7年,醴城遭北兵劫掠一空,傅赴上请赈,与湘绅聂其杰、彭兆璜、袁家普等创设湖南善后协会,为《湖南日报》、《天问周刊》撰稿,并参予编写《醴陵兵燹纪略》,声讨张敬尧祸湘罪行。
9年,张被逐出湖南,傅回醴陵,在县城创办醴泉小学,主编《醴陵旬报》、《通俗报》。
后历任湖南省参议员、省长秘书湖南通俗教育馆馆长、中山图书馆馆长、第三十五军参议沅江县县长、安微省民政厅秘书、省棉税局局长等职。
13年任醴陵模范窑业工场总经理,参与倡修渌江石拱桥,被推为主修。
19年12月病逝,葬于西山
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
文中地点一览(电脑自动提取,难免有误,仅供参考)
冯国鑫清末民国初 1883 — 1920
人物简介
冯国鑫(一八八三—一九二零)字一范号灵南常熟人
同盟会会员,南社社员。
清光绪庠生,留学日本习法律,归国后授法科举人
民国后曾任江苏高等分厅监督检察官,二次革命时一度代理江苏都督
后任职浙江第一高等审判厅。
有《白萍香馆诗钞》等。
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
文中地点一览(电脑自动提取,难免有误,仅供参考)
郭则沄清末至民国 1882 — 1946
词学图录
郭则沄(1882-1946) 字啸麓又字孑庵雪蘋号蛰云蛰园龙顾山人等。
福州人
光绪进士,曾任国务院秘书长、侨务局总裁等职。
有《清词玉屑》、《龙顾山房全集》,词三卷附焉。
郭则沄(1881-1947)字蛰云养云养洪号啸麓别号孑厂(音庵)、龙顾山人、遁圃老迂,福建侯官县人光绪二十九年(1903)进士,历任温州处州兵备道道员
辛亥革命后,历任北洋政府总统府秘书长、铨叙局长、侨务局总裁等。
1922年退职后,寓居天津,入须社。
著有《龙顾山房诗集》《龙顾山诗馀》《十朝诗乘》《旧德述闻》等。
龙顾山房全集
1882-1946字蛰云养云养洪号啸麓别号孑厂(音庵),侯官县(今福州市区)人。
生于浙江台山顾山试院。
礼部右侍郎郭曾炘长子。
清光绪 二十九年(1903年)进士,授庶吉士武英殿协修
光绪三十三年(1907年),派赴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。
不久,回国任东三省总督徐世昌二等秘书官。
宣 统元年(1909年),改任浙江金华知府,后署浙江提学使,创机织学堂。
后任浙江温处道道台。
民国建立后,历任北洋政府国务院秘书秘书政事堂参议、铨 叙局局长、兼代国务院秘书长、经济调查局副总裁、侨务局总裁
民国11年,第一次直奉战争后去职,在京、津购地建房隐居,讲学著作。
民国26年,在北海团 城创办古学院,被推为副院长教师,访求古籍,研读古文,培养人才,校印古书,暇则撰写小说。
北京沦陷后,拒任伪“礼制会顾问”、伪“北京权秘书长”等 职,只在国学书院任研究班词章门导师。
民国31年,周作人则沄出任日伪“华北教育总署署长”职务,则沄坚决拒绝,并在国学书院《国学丛刊》上发表《致周 启明周作人)却聘书》,以明心志。
逝世后安葬于香山云巢坟园。
著述甚丰,有《瀛海采风录》2卷、《十朝诗乘》24卷、《清词玉屑》12卷、《旧德述闻》 1册、《竹轩摭录》8卷、《庚子诗鉴》4册、《南屋述闻》1册、《遁圃詹言》10卷、《知寒轩谈荟》多册、《龙顾山房全集》等20馀种刊行,还有《洞灵小 志》、《洞灵续志》、《洞灵补志》传世,小说《红楼真梦》(又名《石头补记》)是《红楼梦》续书中最有影响的著作,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印行。
龙顾山房诗馀·序
词惟小道,原于诗之比兴讽刺。
天水一朝,乐章滋畅,续骚抗雅,群怨兼存。
时乎清泰,厥有山抹微云之丽,露花倒影之工。
时乎沦胥,厥有丛台暮云之恨,斜阳烟 之凄。
正变不同,源流斯贯。
秀上人罪鲁直劝淫,冯当世顾小晏损才,补德固嫌迂持。
刘后村又谓长短句当使雪儿啭春莺,可歌方是本色,亦难衡于值流乱而抗音 者焉。
余持此旨,谬以自写,而啸麓词宗许以应■。
于时海水群飞,钧天方醉,悠然人世,渺兮余怀
相与筮遁云津,寓声汐社。
乍 栖毫而风咽,旋擪笛而波凉。
言以达心,滋危苦之凑会;乐以宣滞,乃郁纡其弗申。
始恍然于身世所际,若玉田之万花吹泪,一叶飘零;碧山之病翼惊秋,枯形阅世 者,适取之矣。
啸麓天才轶举,靡不精诣,而感时揽物,托寄微至所不尽,时出曼声,于悱于恻,回荡于肠魄;一珠一泪,拍 浮于酒悲。
读所著词,但觉织绡腕底,去尘眼中。
夏中仙,郁焉何远。
余少嗜此道,每恨悠忽乎世,初不能托旨骋妍,中岁而还,又嫌于吞声损格,废弃者有年 矣。
近与啸麓从事社咏,回理前绪,繁音急拍,无当雅趣。
以视啸麓,涵情婉约,一往而深,其能不有愧于中乎。
戊辰晚秋姜盦徐沆
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
文中地点一览(电脑自动提取,难免有误,仅供参考)
汪精卫民国 1893 — 1944
二十世纪诗词文献汇编
汪精卫(1893—1944)本名汪兆铭字季新号精卫广东番禺(今广州)人。
毕业于日本法大学、 辛亥革命后,又留学法国
1910年3月,谋炸清摄政王载沣,事泄被捕,被判处终身监禁。
曾任国民政府常务委员会主席兼军事委员会主席、国防最高会议副主席、国民党副总裁、国民参政会议长。
1938年12月潜逃越南,发表“艳电”,公开投降日本
1940年3月,在南京成立汪伪国民政府,任行政院长兼国府主席。
1944年11月,病死于日本名古屋
有《双照楼诗词稿》。
词学图录
汪兆铭(1883-1944) 又名精卫字季新
番禺人
有《汪精卫文存》、《汪精卫集》、《双照楼诗词稿》。
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
文中地点一览(电脑自动提取,难免有误,仅供参考)
吕志伊清末至民国 1881 — 1940
人物简介
吕志伊(1881-1940) 字天民原名占东别署侠少旭初金马
云南思茅人
1900年中举,1904年官费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。
次年参加同盟会,被推为同盟会总会评议、云南主盟人。
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
文中地点一览(电脑自动提取,难免有误,仅供参考)
陈寅恪清末至现当代 1890 — 1969年8月26日
词学图录
陈寅恪(1890-1969) 江西义宁(今修水)人。
早年赴日本留学,光绪三十一年(1905)归国,后入上海吴淞复旦公学学习,宣统二年(1910)赴欧洲留学,先后在德国柏林大学和瑞士苏黎世大学学习语言学,次年归国。
1913年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经济部留学,1914年归国,一度任蔡锷秘书,参加讨袁之役。
1918年美国入哈佛大学,从朗曼习梵文和巴利文。
1921年转往德国柏林大学研究院梵文研究所习东方古文字。
1925年归国应清华学校之聘,与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同为国学研究院导帅,清华改制后任中文、历史、哲学三系合聘教授
1930年后兼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兼第一组(历史)主任、故宫博物院理事清代档案编委会委员。
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赴香港大学讲学,任中文系主任。
1941年起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
1945年应牛津大学之聘赴英国任教,兼治眼疾。
1947年返国任清华大学教授
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。
年底转任广州岭南学教授
1952年后任中山大学教授、中央文史馆副馆长、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等。
1930年在其所撰《陈垣敦煌劫余录序》中最早提出"敦煌学'的概念。
有《金明馆丛稿》、《金明论从稿二编》、《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》、《唐代政治史述论稿》、《元白诗笺证稿》、、《柳如是别传》《寒柳堂集》等。
人物简介
陈寅恪(一八九零—一九六九)江西修水人
曾任清华大学、西南联大、岭南学教授
建国后,历任中山大学教授、中央文史馆副馆长。
精通十多种文字,对魏晋南北朝史、隋唐五代史、蒙古史均有精湛研究。
有《柳如是别传》等。
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
文中地点一览(电脑自动提取,难免有误,仅供参考)
江亢虎清末至现当代 1883 — 1954
个人简介
江亢虎(1883-1954),出生于江西弋阳一个仕宦之家,中华民国时期著名政客,中国社会党创始人,无政府主义者,他标榜自己是"中国无政府主义的鼻祖",但却是中国"社会主义研究"的第一人,是毛泽东提及过的社会主义思潮的传播者。
他曾蒙孙中山先生赏识,却又卖身投靠日本侵略者,以文化大汉奸的身份终其一生。
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
文中地点一览(电脑自动提取,难免有误,仅供参考)
任援道清末至现当代 1890 — 1980
个人简介
任援道(1890-1980)字良才号豁庵江苏省宜兴县人
早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
后赴日本留学,回国后曾任平津警备司令
抗战开始利用手中权力收编了镇江鱼雷学校的三艘炮艇及部分官兵,收编了太湖里的部分游击部队和国民党的散兵游勇一万多人马,投靠到伪中华民国维新政府梁鸿志的帐下,沦为汉奸。
抗战胜利后逃往加拿大,1980年在加拿大病死。
有《青萍词》。
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
文中地点一览(电脑自动提取,难免有误,仅供参考)
吴寿彭现当代 1906年2月9日 — 1987
二十世纪诗词文献汇编
吴寿彭号润佘一九○六年农历二月九日生,江苏无锡东湖塘镇人一九一八年考入上海南洋公学附中,一九二六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。
一九二九年东渡日本考察「明治维新成功的缘由」,寻求强国富民之道,先后在江、浙、湘等省军政机关任职。
一九五七年后在商务印书馆的邀请下,参与「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」翻译,致力于翻译古希腊先哲亚里士多德的著作,先后翻译并出版了亚氏的《形而上学》(一九五九),《政治学》(一九六六),《动物志》(一九七九),《动物四论》(一九八四)。
一九八七年五月二十九日,在整理《天象论·宇宙论》和《灵魂论及其他》手稿时,因脑溢血逝世,享年八十一岁。
吴寿彭先生不仅精通古希腊文、英文等几种语言文字,而且谙熟中国古代和近代各种文献,工作之馀,赋诗述志,内容涉及古今中外,常以近代科技题材人诗,自成一格。
晚年自辑成集,名为「大树山房诗集」。
因抗日战争时(一九四一)曾避居浙江省孝丰县天津坞,屋舍前有银杏等古树数株,深自喜爱,遂以为诗集名。
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
文中地点一览(电脑自动提取,难免有误,仅供参考)
林资修清末至民国 1880 — 1939
中文百科
林资修(1880—1939)台湾日据时期的诗人。
字幼春号南强晚号老秋台中雾峰人
原籍福建平和,先世于乾隆十九年(1754)迁台。
林献堂从侄。
幼时受业于梁成楠,从学三年,于新学涉猎颇多。
喜读小说。
年十六,台湾沦陷,随叔父林朝崧避居泉州,未几返台。
以六首七律歌咏台湾抗日诸将,颇得好评。
1902年,与林朝崧倡办栎社。
1911年梁启超访台,观其诗作,称其“海南才子”。
1918年底,与蔡惠如等创办台湾文化社。
翌年元旦,又参与创办《台湾文艺丛志》,被选为理事
1921年台湾文化协会创立,任专务理事
1923年,任“台湾议会期成同盟会”专务理事,引起日本当局嫉恨,当年12月16日被捕,判处监禁三个月。
经终审判决,1925年3月2日台中监狱。
1927年,任台湾民众党顾问。
1939年病逝。
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
文中地点一览(电脑自动提取,难免有误,仅供参考)
谢鲤鱼清末至现当代 1892 — 1959
全台诗
谢鲤鱼(1892~1959)字溪秋号竹轩,晚年使用南吼、易畅等笔名。
台南市人
父亲谢四围白手起家,成为郡城巨富。
兄弟四人,长兄谢友我文秀才,次兄谢群我为武秀才,三兄谢石秋亦为文秀才
谢氏六岁时从当地宿儒蔡国琳读汉文,十四岁已有优秀的汉诗作品,为人所称道。
与三兄谢石秋籁轩)、侄子谢国文星楼)并称「南社三健将」;进士许南英亦称许之为「谢家三宝树」。
大正四年(1915)与谢国文相偕往日本神户留学。
大正七年(1918)结识前往日本的中国革命者胡汉民马君武何香凝,常有诗作往来唱和。
抵日之初,先就读于礼山中学,又于大正九年(1920)入日本中央大学预科就读,大正十四年(1925)经济学部卒业。
在学期间自行研读中国诸子百家,所作汉诗风格豪迈,发表于《台南新报》、《台湾青年》、《台湾民报》。
曾参加「东宁会」,与吴三连、丘念台、翁瑞淡等人有深交。
昭和六年(1931)满州事件发生后,谢氏积极研究汉方医学,对针灸之术尤有心得;昭和十六年(1941)加入「留东诗友会」,与林献堂、甘文芳、高天成等人,互动频繁。
战后,因二二八事件之故,对国民政府至感失望,曾组织「侨日台湾省民和平促进会」,希望争取台人的权益和尊严,可惜未能成功。
民国四十八年(1959)四月十五日病逝于日本同和病院。
谢鲤鱼生前并无作品刊行,逝后,子嗣谢国雄搜集其生平诗文作品,编为《谢溪秋??诗????》,于昭和三十六年(1961)刊印,其中录有古典汉诗四十五题、五十一首。
此外,台南文史专家卢嘉兴民国五十九年(1970)曾撰〈清末遗儒台南谢氏昆仲文武秀才〉一文,因谢汝川、黄天横、谢国栋诸先生在资料上的协助,又增补了谢鲤鱼早年诗作二十七题、三十一首。
以下即据此二种资料进行编校。
(施懿琳撰)
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
文中地点一览(电脑自动提取,难免有误,仅供参考)
道端良秀近现代 1903 — ?
简介
日本佛教学者。
北海道人
西元一九二八年大谷大学东洋史学科毕业后,复在母校研究科结业。
历任大谷学教授、比睿山学讲师
曾为调查佛教史迹而来中国留学,回国后任大谷专修院院长、光华女子大学教授
著有:唐代寺院之经济史研究、中国佛教史、中国之净土教与玄中寺唐代佛教史研究、儒教与儒教伦理—中国佛教中的‘孝’、中国佛教与社会福祉事业、中国之石佛·石经、佛教之见解与思维等书。
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
文中地点一览(电脑自动提取,难免有误,仅供参考)
魏清德清末至现当代 1886 — 1964
全台诗
魏清德(1886~1964)号润庵
新竹人,庠生。
性诚朴,敦孝友。
自幼从其父绍吴学习汉文,根柢深植。
及长,朝夕吟咏不辍。
曾任《台湾日日新报》记者,梁启超访台时,曾因采访梁启超而得到梁氏的赞誉。
明治四十三年(1910)润庵加入瀛社,为创社社员,后来担任第三任社长。
同时,润庵也是新竹社之重要干部,与张纯甫等交游。
日本官方及民间诗人,经常前往请益。
台湾文化协会创立时,润庵担任新竹州评议委员。
著有《满鲜吟草》、《润庵吟草》等作。
  润庵之诗作,多为游记,足迹遍及中、日、韩等地。
或对景怀古,或藉事抒情,皆气韵清雅,神志飘逸。
述事立场,多采日人观点。
此一观点,于《满鲜吟草》尤为显豁。
盖时势所趋,不得不尔也。
润庵古近长短诸体俱佳,为当时北台湾之「大手笔」。
润庵又擅制灯谜,《台湾日日新报》之出谜徵射,多出其手。
其子魏火曜,曾任台大医学院院长
(江宝钗撰)
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
文中地点一览(电脑自动提取,难免有误,仅供参考)
罗元贞现当代 1906 — 1993
二十世纪诗词文献汇编
罗元贞(1906—1993)广东省兴宁市人,早年留学日本,归国后先后任北京大学、东北师大、山西学教授
因与诗友相聚吟诗,被诬为组织地下诗社,而遭受五年牢狱之灾。
有《难老园诗词选》。
词学图录
罗元贞(1906-?
字季甫
广东兴宁人
上海社会学院肄业,1935年留学日本,归国后历任各大学文科讲席。
1949年后任山西大学历史系教授
建国初曾建议毛泽东改其诗中一字,毛泽东一九五二年一月复信致谢,传为美谈。
有《难老园诗词选》。
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
文中地点一览(电脑自动提取,难免有误,仅供参考)